歡迎來到010在線作文網!

教學設計方案

教學設計 時間:2021-08-31 手機版

【精華】教學設計方案模板七篇

 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,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,方案是書面計劃,具有內容條理清楚、步驟清晰的特點。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?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,僅供參考,歡迎大家閱讀。

教學設計方案 篇1

  【教學目標】

  1、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實詞、虛詞的詞義;

  2、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,領會文章寓意。

【教學重、難點】

  1、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實詞、虛詞的詞義;

  2、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表現手法。

 【教學課時】

 2課時。

【教學過程】

  第一課時

  一、新課導入

請學生說說有關“馬”的成語。

 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人,姓孫名陽。據說,有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。在羊腸小道上,它用力掙扎,汗水淋漓,還是拉不上車去。伯樂見了,就趕緊挽住千里馬,淚流滿面,并脫下自己的衣服蓋在千里馬身上。千里馬低下頭吐氣,又抬起頭來長鳴,嘶叫聲直達云霄。這是它感激伯樂了解并且體貼它啊。

  今天,我們學習《馬說》,一定會讓你對伯樂和千里馬的關系有進一步的認識?!恶R說》是通篇借物寓意的雜文,屬議論文體?!罢f”是“談論”的意思。

 二、整體感知

 1、聽課文錄音;

  2、字詞學習:祗(zhǐ) 駢(pián)

  3、學生齊讀課文。

 三、翻譯理解

 1、學生自學,劃出疑難點;

  2、全班交流:

 ?、?重點詞:

  祗:只是。

  辱:受到屈辱。

  駢:并列,一同。

  是:這。

  能:才能。

  見:通“現”,表現。

  且:尚且。

  等:相等。

  安:怎么能

  臨:面對。

 ?、?一詞多義:

  雖: A、故雖有名馬: 即使。 B、雖有千里之能:雖然。

  以: A、不以千里稱也: 用。 B、策之不以其道: 按照。

  食: A、食之不能盡其材: 通“飼”,喂。 B、食不飽: 吃。

  其: A、其真無馬邪: 難道。 B、其真不知馬也:指代他們。

  C、食之不能盡其材: 指代千里馬。

  策: A、策之不以其道: 鞭打。 B、執策而臨之: 馬鞭。

  能: A、安求其能千里也: 能夠。 B、雖有千里之能: 才能。

 四、課堂小結

 翻譯文言文,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實,做到“信、達、雅”這三字訣。而且,必須大聲朗讀,投入感情地朗讀,在朗讀的過程中,自然而然地背誦下來,并且領會文章的要旨,所謂“書讀百遍,其義自見”是也。

 五、布置作業

 1、背誦課文;

  2、完成《語文作業本》基礎部分;

  3、課外查找有關韓愈的資料。

 第二課時

  一、檢查作業

1、指名背誦課文;

  2、翻譯重點字、詞(見前一課時)。

 二、探討質疑

1、千里馬指什么?伯樂又指什么?

  “千里馬”比喻人才?!安畼贰北扔髂馨l現賞識任用人才的人。

  2、世界上肯定是存在千里馬的,但有的千里馬能被發現,原因是什么?而有的千里馬卻被埋沒、被摧殘,原因又是什么?

  前者因為“世有伯樂,然后有千里馬”。后者因為“千里馬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”,“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”“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盡其材,鳴之而不能通其意?!?/p>

  3、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?

  寄托了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和對統治者埋沒、摧殘人才的諷刺、控訴。

 三、拓展探究

 1、文章為何提出“世有伯樂,然后有千里馬”這一問題?

  如果沒有伯樂,即使有千里馬,也不可避免終身被埋沒、被摧殘的命運,其價值就無從體現。這樣闡述,突出了伯樂的重要性,即突出了發現人才、賞識人才、任用人才的重要性。

  2、貫穿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?

  “其真不知馬也!”

  3、古代的人才是要等待“伯樂”的出現,被人發掘了才真正成為人才,那么,我們當今社會又應該具有怎樣的人才觀呢?是不是仍像古代那樣等待別人去發現,抑或是怎樣呢?

  (學生自主發言,言之有理即可)

 四、總結全文

 本文運用托物寓意的寫作手法,借千里馬難遇伯樂,最終被埋沒,揭露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現象,也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。

五、布置作業

1、背誦全文;

  2、完成《作業本》練習。

  3、閱讀《驥伏鹽車》,回答文后題目:

  夫驥之齒至矣,服鹽車而上太行。蹄申膝折,尾湛胕潰,漉汁灑地,白汗交流,中阪遷延,負轅不能上。伯樂遭之,下車攀而哭之,解纻衣以冪之。驥于是俛而噴,仰而鳴,聲達于天,若出金石聲者,何也?彼見伯樂之知己也。

  (節選自《戰國策、楚策四》)

 ?、?千里馬受到怎樣的不公對待?

 ?、?千里馬為什么“俛而噴,仰而鳴,聲達于天,若出金石聲者”?

 ?、?文中表現出伯樂怎樣的思想性格?

教學設計方案 篇2

  教學建議

(一)教材分析

  1、知識結構

  2、重點、難點分析

  重點:找出命題的題設和結論.因為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,是對該命題深刻理解的前提,而對命題理解能力是我們今后研究數學必備的能力,也是研究其它學科能力的基礎.

  難點: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.因為理解和掌握一個命題,一定要分清它的題設和結論,所以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是十分重要的問題.但有些命題的題設和結論不明顯.例如,“對頂角相等”,“等角的余角相等”等.一些沒有寫成“如果……那么……”形式的命題,學生往往搞不清哪是題設,哪是結論,又沒有一個通用的方法可以套用,所以分清題設和結論是教學的一個難點.

 ?。ǘ┙虒W建議

  1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,組織或引導學生從具體到抽象,結合學生熟悉的事例,來理解命題的概念、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,并能判斷一些簡單命題的真假.

  2、命題是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,雖然高中階段我們還要學習,但對于程度好的A層學生還要理解:

 ?。?)假命題可分為兩類情況:

 ?、兕}設只有一種情形,并且結論是錯誤的,例如,“1+3=7”就是一個錯誤的命題.

 ?、陬}設有多種情形,其中至少有一種情形的結論是錯誤的.例如,“內錯角互補,兩直線平行”這個命題的題設可分為兩種情形:第一種情形是兩個內錯角都等于90°,這時兩直線平行;第二種情形是兩個內錯角不都等于90°,這時兩直線不平行.整體說來,這是錯誤的命題.

 ?。?)是否是命題:

  命題的定義包括兩層涵義:①命題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;②這個句子必須對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斷.即命題是判斷某一件事情的句子.在語法上,這樣的句子叫做陳述句,它由“題設+結論”構成.

  另外也有一些句子不是陳述句,例如,祈使句(也叫做命令句)“過直線AB外一點作該直線的平行線.”疑問句“∠A是否等于∠B?”感嘆句“竟然得到5>9的結果!”以上三個句子都不是命題.

 ?。?)命題的組成

  每個命題都是由題設、結論兩部分組成.題設是已知事項;結論是由已知事項推出的事項.命題常寫成“如果…,那么…”的形式.具有這種形式的命題中,用“如果”開始的部分是題設,用“那么”開始的部分是結論.

  有些命題,沒有寫成“如果…,那么…”的形式,題設和結論不明顯.對于這樣的命題,要經過分折才能找出題設和結論,也可以將它們改寫成“如果…那么…”的形式.

  另外命題的題設(條件)部分,有時也可用“已知……”或者“若……”等形式表述;命題的結論部分,有時也可用“求證……”或“則……”等形式表述.

教學設計示例:

教學目標

  1.使學生對命題、真命題、假命題等概念有所理解.

  2.使學生理解幾何命題的組成,能夠區分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兩部分,并能將命題改寫成“如果……,那么……”的形式.

  3.會判斷一些命題的`真假.

教學重點和難點

  本節的重點和難點是: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.

教學過程設計

一、分析語句,理解命題

  1.教師讓學生隨意說一句完整的話,每個小組可以派一名同學說,如:

 ?。?)我是中國人。

 ?。?)我家住在北京。

 ?。?)你吃飯了嗎?

 ?。?)兩條直線平行,內錯角相等。

 ?。?)畫一個45°的角。

 ?。?)平角與周角一定不相等。

  2.找出哪些是判斷某一件事情的句子?

  學生答:(1),(2),(4),(6)。

  3.教師給出命題的概念,并舉例。

  命題:判斷一件事情中,每句話都判斷什么事情.所謂判斷,就是肯定一個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,不能含混不清.在數學課中,只研究數學命題,請學生舉幾個數學命題的例子,每組再選一個同學說.(不要讓說過的再說)

  如:的句子,叫做命題,分析(3),(5)為什么不是命題.

  教師分析以上命題

 ?。?)對頂角相等。

 ?。?)等角的余角相等。

 ?。?)一條射線把一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,這條射線一定是這個角的平分線。

 ?。?)如果a>0,b>0,那么a+b>0。

 ?。?)當a>0時,|a|=a。

 ?。?)小于直角的角一定是銳角。

  在學生舉例的基礎上,教師有意說出以下兩個例子,并問這是不是命題。

 ?。?)a>0,b>0,a+b=0。

 ?。?)2與3的和是4。

  有些學生可能給與否定,這時教師再與學生共同回憶命題的定義,加以肯定,先不要給出假命題的概念,而是從“判斷”的角度來加深對命題這一概念的理解。

  4.分析命題的構成,改寫命題的形式。

  例兩條直線平行,同位角相等.

 ?。╨)分析此命題的構成,前一部分是后一部分成立的條件,后一部分是在前一部分條件下所得的結論.已知事項為“題設”,由已知推出的事項為“結論”。

 ?。?)改寫命題的形式。

  由于題設是條件,可以寫成“如果……”的形式,結論寫成“那么……”的形式,所以上述命題可以改寫成“如果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,那么同位角相等?!?/p>

  請同學們將下列命題寫成“如果……,那么……”的形式,例:

 ?、賹斀窍嗟?。

  如果兩個角是對頂角,那么它們相等。

 ?、趦蓷l直線平行,內錯角相等。

  如果兩條直線平行,那么內錯角相等。

 ?、鄣冉堑难a角相等。

  如果兩個角是等角,那么它們的補角相等。(注意不僅僅限于兩個角,如果多個角相等,它們的補角也相等。)

  以上三個命題的改寫由學生進行,對(2)要更改為“如果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,那么內錯角相等?!?/p>

  提示學生注意:題設的條件要全面、準確.如果條件不止一個時,要一一列出。

  如:兩條直線相交,有一個角是直角,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,可改寫為:

  “如果兩條直線相交,而且有一個角是直角,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?!?/p>

二、分析命題,理解真、假命題

  1.讓學生分析兩個命題的不同之處。

 ?。╨)若a>0,b>0,則a+b>0

 ?。?)若a>0,b>0,則a+b<0

  相同之處:都是命題.為什么?都是對a>0,b>0時,a+b的和的正負,做出判斷,都有題設和結論。

  不同之處:(1)中的結論是正確的,(2)中的結論是錯誤的。

  教師及時指出:同學們發現了命題的兩種情況。結論是正確的或結論是錯誤的,那么我們就有了對命題的一種分類:真命題和假命題。

  2.給出真、假命題定義

  真命題:如果題設成立,那么結論一定成立,這樣的命題,叫做真命題。

  假命題:如果題設成立,結論不成立,這樣的命題都是錯誤的命題,叫做假命題。

  注意:

 ?。?)真命題中的“一定成立”不能有一個例外,如命題:“a≥0,b>0,則ab>0”。顯然當a=0時,ab>0不成立,所以該題是假命題,不是真命題。

 ?。?)假命題中“結論不成立”是指“不能保證結論總是正確”,如:“a的倒數一定是”,顯然當a=0時命題不正確,所以也是假命題。

 ?。?)注意命題與假命題的區別.如:“延長直線AB”.這本身不是命題.也更不是假命題。

 ?。?)命題是一個判斷,判斷的結果就有對錯之分.因此就要引入真假命題,強調真假命題的大前提,首先是命題。

  3.運用概念,判斷真假命題。

  例請判斷以下命題的真假。

 ?。?)若ab>0,則a>0,b>0。

 ?。?)兩條直線相交,只有一個交點。

 ?。?)如果n是整數,那么2n是偶數。

 ?。?)如果兩個角不是對頂角,那么它們不相等。

 ?。?)直角是平角的一半。

  解:(l)(4)都是假命題,(2)(3)(5)是真命題.

  4.介紹一個不辨真偽的命題.

  “每一個大于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”。(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)

  我們可以舉出很多數字,說明這個結論是正確的,而且至今沒有人舉出一個反例,但也沒有一個人能證明它對一切大于4的偶數正確.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,已證明了“每一個大于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質數與兩個質數之積的和”.即已經證明了“1+2”,離“1+1”只差“一步之遙”.所以這個命題的真假還不能做最好的判定。

  5.怎樣辨別一個命題的真假。

 ?。╨)實際生活問題,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。

 ?。?)數學中判定一個命題是真命題,要經過證明。

 ?。?)要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,只需舉一個反例即可。

  三、總結

  師生共同回憶本節的學習內容。

  1.什么叫命題?真命題?假命題?

  2.命題是由哪兩部分構成的?

  3.怎樣將命題寫成“如果……,那么……”的形式。

  4.初步會判斷真假命題.

  教師提示應注意的問題:

  1.命題與真、假命題的關系。

  2.抓住命題的兩部分構成,判斷一些語句是否為命題。

  3.命題中的題設條件,有兩個或兩個以上,寫“如果”時應寫全面。

  4.判斷假命題,只需舉一個反例,而判斷真命題,數學問題要經過證明。

  四、作業

  1.選用課本習題。

  2.以下供參選用。

 ?。?)指出下列語句中的命題.

 ?、傥覑圩鎳?。

 ?、谥本€沒有端點。

 ?、圩鳌螦OB的平分線OE。

 ?、軆蓷l直線平行,一定沒有交點。

 ?、菽鼙?整除的數,末位一定是0。

 ?、奁鏀挡荒鼙?整除。

 ?、邔W習幾何不難。

 ?。?)找出下列各句中的真命題。

 ?、偃鬭=b,則a2=b2。

 ?、谶B結A,B兩點,得到線段AB。

 ?、鄄皇钦龜?,就不會大于零。

 ?、?0°的角一定是直角。

 ?、莘彩窍嗟鹊慕嵌际侵苯?。

 ?。?)將下列命題寫成“如果……,那么……”的形式。

 ?、賰蓷l直線平行,同旁內角互補。

 ?、谌鬭2=b2,則a=b。

 ?、弁杻蓴迪嗉?,符號不變。

 ?、芘紨刀寄鼙?整除。

 ?、輧蓚€單項式的和是多項式。


本文來源http://www.doctordebt.net/yuwen/jiaoxuesheji/4537914.htm
以上內容來自互聯網,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。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貴司版權,請給我們來信(zaixianzuowenhezi@gmail.com),我們會及時處理和回復,謝謝.
男人扒开女人内裤强吻桶进去_饥渴少妇高潮正在播放_仙子玉腿缠腰娇喘迎合
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