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班美術教案陶藝活動:奇妙的海底世界
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,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,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,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?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陶藝活動:奇妙的海底世界,僅供參考,歡迎大家閱讀。
中班美術教案陶藝活動:奇妙的海底世界1
設計思路:
我以“求穩中求新”為自己定位,以我班幼兒的繪畫、操作、想象水平為參考標準,設計出這節課。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,美國學者杜威認為:“興趣是刺激兒童學習的好形式”幼兒只有對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注意力集中,參與主動,投入積極,從而獲得知識經驗,依據這一教學理論及對幼兒平時的觀察,發現幼兒在結束了前一節關于設計馬路的課程后,幼兒提出:“馬路太空了?!庇谑俏揖蛦l幼兒能夠添點什么東西,幼兒發揮想象講出了許多,借著幼兒的興趣,找了大家都同意的主題“汽車”進行活動,首先我們組織了一次“汽車展”讓幼兒將自己家里的汽車模型、汽車圖片帶來,讓大家來欣賞汽車,觀察汽車。再對汽車基本了解的基礎上,展開討論,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,自由發揮、任意想象,鼓勵幼兒用筆、紙、剪刀、糨糊、蠟筆來進行操作?!毒V要》中指出:課程實施的中心環節是因地制宜的創設兒童的興趣、愛好,需要和發展水平將周圍的自然環境、社會環境作為兒童的重要資源環境教育中很重視過程教育,提出教師與幼兒共同參與創設環境。所以將幼兒設計、討論、想象、創作的馬路及汽車布置在了教室的墻壁上,既可以裝飾教室環境又可以參與區角活動、展示幼兒的作品,同時又能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。
活動流程:
介紹、討論——想象、講述——創作——展示、講述
活動目標:
1、通過想象、繪畫、涂色、剪、貼等方法,促進幼兒的想象力、創造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。
2、通過活動使幼兒感受自己創作中自然、樸實的沒,體驗成功的喜悅。
活動重、難點:
想象、創作、制作汽車。
活動準備:
紙、鉛筆、蠟筆、剪刀、糨糊
活動過程:
一、導入活動,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。介紹——每一小組請一個代表介紹小組設計的馬路。討論——馬路上太空了,缺什么?總結——缺汽車
二、想象、講述如果你是設計師會設計出什么樣的汽車?為什么?幼兒想象,并講述自己想象中的汽車樣子和功能。
三、創作幼兒自由探索提供的操作材料如何制作出汽車。鼓勵幼兒大膽創作。
注意:
1、在活動過程中提醒幼兒設計時要美觀、特別、與眾不同。
2、運用剪刀時注意安全。
3、糨糊要涂滿。
4、汽車帖在馬路上要注意布局。
5、剪的紙頭放進籃子里。
四、展示、講述組織幼兒欣賞,并邀請幼兒向同伴、教師介紹自己設計的汽車。
活動反思:
本次活動結合了5大領域的整合。
?。?)社會:培養幼兒觀察生活的習慣
?。?)科學:設計高科技的,有特別功用的汽車。
?。?)語言:引導幼兒大膽表述氣車的形和特點。
?。?)藝術: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,動手能力,和創造能力,讓幼兒發現美,創造美,表現美。
這次的活動設計流暢,目標設立準確,活動從導入、過程、到結束,層層遞進,環環相扣,重點突破,難點解決。教師情緒飽滿,教態自然大方,語言親切,師幼互動效果好,在活動中,我注意到了利用眼神、情緒、語氣、動作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,幼兒積極愉快的參與美術活動。
幼兒的美術基礎較好,孩子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幼兒畫面的布局合理,設計了各種形狀的汽車外形,及特殊功用的汽車。點評這個環節,孩子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作品,孩子很有成就感,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,教師為主導地位。
活動啟示:
我一直在思考:什么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?怎樣上好美術課呢?在思考的同時,我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。
思考一:美術課前的準備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,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、深厚的文化底蘊。這得靠老師長期的積累。
思考二:美術課堂教學新的基礎教育理念要求課堂煥發出師生的生命活力,如何使孩子在每一堂課中興趣盎然,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,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,陶冶情操,提高審美能力,達到認識、操作、情感、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,我還有很多的不足,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,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,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,上好美術課。
中班美術教案陶藝活動:奇妙的海底世界2
活動目標:
1.通過活動,引起幼兒對畫魚的興趣,能大膽地繪畫出簡單的魚的特征。
2.繼續學用“短線排列”的方法涂色,并使幼兒在選擇、調換顏色的過程中感受到色彩美。
3.提高手部肌肉動作的靈活性,要求幼兒將畫具和廢紙放在指定處。
活動準備:
1.課件、電腦、視頻展示儀、電視機
2.教具:欣賞魚若干條,范作兩張(一張涂得濃,一張涂得淡)
3.畫具:圖畫紙若干,每張紙上畫一個煎盤,用縫紉機在“煎盤”四周扎一圈細密的小孔,勾線筆,油畫棒,幼兒每人一份。
4.錄音機,“辦家家”歌曲的磁帶。5.玩具小貓。
活動過程:
一、設置情境,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
1.出示玩具小貓,告訴幼兒:今天是小貓的生日,朋友們送給它很多魚。
2.出示范例,引導幼兒觀察欣賞這些魚的造型(是用三角形、半圓形、橢圓形和線條組合而成的)。
?。呼~的種類很多,有大、有小,有的扁圓,有的細長,身上有美麗的花紋。
3.繼續講述:小貓想,如果能把這些魚燒成各種各樣的味道,變成美味好吃的魚,請朋友們一起來吃該有多好啊??尚∝埐粫~,怎么辦呢?(啟發幼兒動手幫小貓“燒魚”)
4.提問:你吃過怎么燒的魚?
讓幼兒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進行講述:白燒魚、糖醋魚等。
5.放課件圖片:老師從上收集了幾種美味好吃的魚,請大家來欣賞一下。
?。ㄓ屑t燒魚、清蒸魚、糖醋魚、蔥油魚、咖喱魚、水煮魚等)
魚的做法很多,魚的營養很好,人人都要經常吃。
二、引導幼兒學“做”魚
1.老師先來幫小貓做一條魚。教師介紹煎盤,準備“燒魚”。
2.教師以燒魚的形式為幼兒作示范,邊講解:
先把魚放入煎盤里(在煎盤里畫上一條魚),然后在魚的周圍澆一層油(在盤邊用短線排列的方法涂黃顏色)
3.與幼兒討論可放些什么佐料。老師邊在魚的邊上或身上添畫上—些佐料,如綠色的蔥段、桔黃色的姜、咖啡色的醋、紅色的辣椒、咖啡色的醬油等。先在輪廊線圈內涂一圈,再在里面運用短線排列的方法來回涂,涂滿、涂濃,讓幼兒體會到魚變得“入味”了。
4.出示二張范例(一張涂得濃,一張涂得淡)供幼兒觀察討論:哪個煎盤里的魚味美?為什么?(顏色鮮艷的味美香味濃;顏色暗淡的魚肉香味淡。)
教師在暗淡的一張范例上示范涂濃的方法。
5.最后小心地撕去煎盤周圍的紙邊,一盤美味好吃的魚就做好了。
三、幼兒動手腦練習作畫,教師巡回指導
1.交代要求:
a.幼兒把魚畫大些,大膽勇敢地畫,魚畫好后涂上好看的顏色。
b.啟發幼兒選用一些蔥(綠色)、姜(桔黃色)、茄汁(紫色)、咖喱(淡黃)、醬油(咖啡色)、糖醋番茄醬(紅色)、色拉醬(白色)、及其它佐料相似的顏色,把魚“燒”得又香又美。
C.提醒幼兒運用“短線排列法”涂色,在掌握涂色方法的同時要有力氣地涂才能涂濃。
2.幼兒動手腦練習作畫,教師巡回指導、檢查。及時用語言提醒幼兒注意點。
3.對運用“短線排列法”涂色有困難的幼兒,進行個別輔導。
4.提醒幼兒最后小心地撕去煎盤周圍的紙邊。
四、引導講評
1.幼兒將各自的“煎盤”放在鋪好“桌布”的桌上。
2.教師抱著玩具小貓,和幼兒一起以“品嘗魚味”的形式作品。
對大膽造型、配色鮮艷以及構圖獨特的幼兒多作鼓勵;哪盤魚最好吃?建議可讓涂得好的幼兒介紹方法。鼓勵有些幼兒對自己的畫稍作加工。讓它們也變得“味美好吃”。對觀察仔細、想象力豐富的幼兒予以充分的肯定。也可用大家提建議的方法,幫助個別幼兒豐富畫面內容:如添上一些x,顏色好看,味道也更好等等。
講評后,給最佳“小櫥師”發獎。
五、唱歌曲“辦家家”。
放音樂,幼兒一起表演唱:“辦家家”,要唱得音準好聽,并配上動作。
六、活動延伸:
幼兒玩喂小貓吃魚的游戲。
本文來源:http://www.doctordebt.net/jiaoan/4537638.htm